黑龍江省大慶市鹽堿地改良為水稻田項目--總投資50000萬元
吉林省**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用酸性復合微生物菌液中和土壤中的堿及交換鈉離子,并將秸稈通過微生物發酵轉變成有機質還田,改造2萬畝土地。
2017年9月-2020年8月,經三年時間改良2萬畝中重度鹽堿地項目全部完成。
本項目總投資為50000.00萬元,其中:工程費用8299.94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36657.75萬元,基本預備費2247.88萬元;流動資金2794.43萬元。
本項目總投資50000萬元,全部由政府撥款。
項目建成后直接安置就業崗位約120個。本項目的成功實施,有利于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是一項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經濟的增長,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環境的改善,將會使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民族團結得到進一步加強。
而本項目可以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隨著人口的增長,農業自然資源的利用和現代工業生產的發展,資源、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已成為當前全球共同關注的熱點。
提供就業機會,促進社會穩定,項目的建設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就業機會。本項目建設過程中需要聘用長期固定的管理人員和工人,同時還需要大量的季節性臨時工,為當地下崗職工提供了再就業的機會。安排老、弱、殘及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就業。另外,項目的建成,將帶動相關行業(如加工業、運輸、商業、包裝等)的發展,可以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當地就業水平的提高。社會經濟效益明顯,對破解地區產業空虛化具有積極的意義。從而擴大這些相關行業的就業機會,有利于社會的安定。
項目秉承綠色生態、有機無公害的的開發理念,在種植過程中全程采用無公害有機農家肥,并從生態環境角度出發防治病蟲害,培育綠色產品,保護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同時,在大慶市開展鹽堿地改良為水稻田項目還能夠有效地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在原有土地上栽植水稻后,能夠利用樹木發達的根系蓄水存肥,固持土壤,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而樹木的枯枝落葉可增加土壤的有機質、腐殖質,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貧瘠的狀況。并且還可有效遏制當地土地沙化趨勢,防止水土流失,有效調節當地的生態小環境。
因此,通過項目的建設,一方面可以減少了水資源消耗和浪費,增加了土壤中的周年有效含水量,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通過種植蔬菜和增施有機肥料,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增強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有利于維護生態平衡;再就是通過減少化肥、農藥用量,從而減輕對土壤、水的污染,保護了農業生態環境,對無公害食品的開發和確保人們食品安全起到積極作用。
通過項目的建設,一是能夠緩解勞動力緊張局面;二是可增強農民的科技意識,促進農民科技素質提升;三是有利提高水稻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四是有利于農村經濟結構和農業種植業內部結構的進一步合理調整。
該項目突出體現綠色、環保、高效、生態理念,徹底改變傳統農業經營模式、生產手段、收益方式,運用國際最新科研成果,獲取高于傳統經營5--10倍的收益,并保護環境,將對大慶市農業發展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推進農業種植結構優化、農業生產流程規范,實現農業收益高效,為未來農業探索出新的發展模式和有效途徑。
1、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通過對本項目提出的背景、需求分析、投資規模和經濟效益進行認真的調研、評估,并就與本項目相關的國內外技術設備進行詳細地考察、比較與論證,本項目從市場、工藝上是可行的。
2、項目滿足國家代儲任務需要,增加企業收入,降低成本費用,對于確保項目區的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3、項目的建設符合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完善了糧食儲備體系,有利于國家糧食安全政策的順利實施,符合國家的產業和糧食政策。項目對當地農業發展和經濟增長有直接的貢獻。
目 錄